- 注冊時間
- 2012-9-14
- 最后登錄
- 2013-12-30
- 閱讀權限
- 20
- 積分
- 128
- 精華
- 0
- 帖子
- 73
- 積分
- 128
- 帖子
- 73
|
本帖最后由 1953733562 于 2013-11-15 09:27 編輯
領瑞思寶奶粉提醒您:孩子最自私一般是在多大時?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大方不自私,看著自己的孩子因為太小氣不肯跟朋友分享也很替他們著急。誰會喜歡一個自私的孩子呢?如果孩子自私得不到糾正的話,可能會影響孩子長大后的學習和生活的。父母應如何糾正孩子自私呢?
人類并非生來就懂得分享。瑞士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在幼年時期通常表現自私,直到七八歲才懂得與人分享。專家認為,這一突然轉變是人類基因和社會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領瑞思寶奶粉提醒您:糖果考驗
瑞士蘇黎世大學恩斯特·費爾主持的實驗中,229名3至8歲瑞士兒童應邀參與3輪不同實驗。
各輪實驗中,每名兒童面臨兩種選擇。研究人員向每名兒童分別展示一張其他兒童的照片,要求這名兒童在3輪實驗中分別就如何與照片上的兒童分配所得糖果做出選擇。
第一輪實驗中,每名兒童獲得一份糖果并需做出選擇,把一份糖果全部留給自己還是平分給另一名兒童。
第二輪實驗中,每名兒童獲三份糖果,繼而選擇把兩份糖果分給另一名兒童、自己留一份,還是與另一名兒童平分。
第三輪實驗中,每名兒童獲兩份糖果,選擇全部留給自己還是與他人各得一份。
領瑞思寶奶粉提醒您:年齡差異
面對“利益”考驗,不同年齡段兒童做出不同選擇。
費爾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發表論文說,3至4歲兒童普遍顯現“利己”傾向,不考慮其他兒童的利益。5至6歲兒童的表現相差無幾。7至8歲兒童則有完全不同的表現。
實驗結果顯示,第一輪實驗中,近80%的7至8歲兒童選擇與另一名兒童平分一份糖果,而非吃“獨食”。
第三輪實驗中,盡管面對獲得雙份糖果的誘惑,仍有多于40%的7至8歲兒童選擇與另一名兒童平分兩份糖果。
相反,3至4歲兒童中不足9%選擇平分。
分享觀念無處不在。第二輪實驗中,多數7至8歲兒童不愿意讓另一名兒童獲兩份糖果,而自己僅得一份。
領瑞思寶奶粉提醒您:先天后天
幾十年來,行為學家和社會學家一直爭論人類慷慨或自私的品質來自遺傳還是成型于社會塑造。
費爾在論文中揭曉,平等觀念和分享行為是先天與后天共同作用的產物。
實驗雖然沒有確定各種因素影響的比例,但結果顯示,基因與社會文化均對平等觀念和分享行為的形成發揮作用。
“正如性成熟是由生物學和基因造成,其他現象也可以這樣解釋,”費爾說,“平等觀念與分享行為也可以由生物學和基因造成。”
另外,實驗還顯示,沒有兄弟姐妹的兒童更加慷慨。這一結果出乎意料。
總之,孩子自私是可以改變的,只要父母多在生活中進行積極的引導就能使孩子樂于分享。
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可以用微信掃掃
|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注冊
|